資訊服務產業白皮書
2022資訊服務產業白皮書集合本會理監事及外部專家顧問意見,滾動式彙整產業意見,《以數位技術建立經濟、科技、淨零、人文俱進的台灣》為願景,從國家到產業發展列舉五項戰略目標:1.建立數位強國、2.促進數位平權、3.加速數位轉型、4.強化資安防護、5.兆元數位服務,並且在各項戰略目標下提出相關的重要策略議題,期望與數位部的政策目標相呼應,政府與產業共同攜手合作,共創領先世界水準的數位臺灣。
- 訂定或優化數位服務產業發展相關法規,排除推動障礙。明定資通訊服務業發展方向、推動數位創新沙盒、提供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投資抵減,以及鼓勵國營事業帶頭投入數位轉型等事項,作為部會規劃推動資通訊政策及產業發展之作用法。
- 舉辦數位發展策略會議 (SRB),邀請產官學研代表凝聚長期的執行策略共識。
- 建立數位發展產官學研溝通平台,讓產業公協會可以及時對關鍵議題提出建言,打造充分溝通與對話的良好機制。
人是組織最大的資產,更是機構及企業發展的核心元素。相對於其它資源,人才是相對取得難度較高的資產。我國在半導體、資訊、電子、電機、機械等人才素質相對其它國家絕不遜色,甚至超越,更支持了各級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於人才可透過培訓、延攬、留用、公私共育、產業磁吸;對於數位人才應該要有個總體戰略,透過戰略整理各系統性及產業合作的培養,才可以培育出核心人才。特別是在資通安全、資料治理、跨域人才、創新環境與全球運籌等領域,在數位轉型成功的核心關鍵尤其需要,更甚以往 ( 請參見圖 5)。
因應新技術的發展,不僅在資安、人工智慧及區塊鏈技術等技術專才,亦應配合整體國家安全及產業發展的需求,強化數位人才的培育。學校與政府推動職業養成訓練,是重要途徑,但仍不符產業發展所需。為確保國安及產業發展之需求,國內必需積極培養自主產品、技術及人才,提高技術專業含量,創造更高的人力價值。
- 盤點全國新技術人才供需情況,儘速規劃培育充足的中高階資安、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之專業人才為目標。
- 鼓勵跨域人才、資料治理、全球運籌與創新的人才培育的質與量,獎勵學校與產業合作的人力資源培訓新技能。
- 強化數位服務業者與學校產學合作機制,促使學校研發成果與人才得以與產業介接。
- 編列政策預算,讓參與國家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及具特殊專業的數位人才,可申請額外津貼的補助。
- 健全公私部門專業人才借調機制,落實對專業人才的尊重與培育優秀的人才。
- 加強推動在臺學習的外籍學生與數位服務業者合作,畢業後可直接留臺或赴國外服務,除可補充國內人力不足,亦可增加外銷可用人才。
如何促進國內資服業的產品與服務的解決方案進行國際化與外銷,是建立數位強國的重要課題,過去我國在 ICT 硬體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資服業在面對全球化的競爭,目前規模及實力不足,政府應積極輔導並獎勵資服業者發展國際化解決方案,擴大數位服務疆土。
- 建立軟體精品評鑑機制,對於目標客群及市場定位明確分類,讓數位服務業者外銷時更具有明確方向及加強服務競爭力。
- 強化外銷準備度,提升數位服務業者全球行銷能力,包含定價策略、品牌塑造、網站內容、銷售推廣、通路管理與簡報能力等。
- 從智慧城鄉及雲世代數位轉型等計畫中,評選優質雲端服務方案,輔導並協助外銷媒合。
- 強化政府駐外單位與資服業者合作,推動數位解決方案外銷。
我國政府採購法在過去公部門對防弊戒慎小心的思維下,透過時間滾動檢討、逐步開放,惟其在過去一年之間,實際進展仍無法符合軟體與服務採購需求變化的快速與因應。
政府資訊採購需求是資服業者主要商機來源,藉由龐大的政府市場商機以激勵資服產業創新發展、茁壯,期望政府機關帶頭做好良性示範,方能使政府與產業雙方一同建構共好未來。
數位轉型是經濟成長的大戰略,後續對於各機關在資訊系統的需求採購,應考量其屬性以「創新應用」、「智慧價值」等特性,重視軟體的價值,特別對於整合型大型專案,在評估需求、提出規格及進行驗收過程中,應採用國際市場對於軟體系統工程採購案中的第三方獨立查證驗證機制,更是有助於數位轉型的實踐與推行,藉此以期建構良好公平合理的採購環境。政府軟體系統工程驗證暨各階段驗證目標,請參見圖 6 所示。
政府資訊服務採購對國內資服廠商是相當重要的目標市場,健全的政府採購環境,對於國家經濟與資服產業發展都將有正向的影響。在各界的協力推動下,政府採購法已於 108 年 5 月完成修法,然而在資訊服務採購等執行的細節上,仍有許多改善空間。
- 落實機關在資訊服務採購採用不訂底價最有利標案件數應高於有利標,並取消創意回饋評分項目,以避免創意回饋形成另類的價格標。
- 主管機關應定期公布以不訂底價最有利標之執行比例,以利落實法規修訂的精神。
- 政府採購數位服務維運時,宜參照國際市場慣例與標準,提供國內廠商與國際廠商相同維運費率,以維護公平性及服務品質。
- 因應創新技術快速發展,政府應加速調整法令規章,供數位服務業者遵循。
- 一定金額以上之系統整合專案 ( 如勞務採購 2,000 萬元以上 ),應有獨立第三方驗證 (IV&V),協助業主及供應商進行公正及公平的合約執行,以確保專案成功。
- 政府採購數位服務應重視智慧價值,不單以人月工時計 ( 競 ) 價,應以軟體開發流程項目 ( 如需求分析、系統規劃、系統建置、系統開發、測試、安裝驗收等服務 )編列預算及分項付費。
- 採購契約應制定需求變更次數限制,以及額外增加之需求不應列入原驗收範圍,應另追加及訂定期別。
- 對於公開徵求資訊 (RFI)、徵求修正意見 (RFC)、建議書徵求文件 (RFP) 廠商意見之回應資訊,應公開透明。
- 應將違約與違法情形分開處理,政府採購法主要處理違法停權的議題,而應停止違約停權規定,違約應回歸以甲乙雙方合約為準。
- 提高政府創新採購比重,以促進軟體產業創新發展。政府部門在採購資訊服務時,應鼓勵應用創新數位科技,並以相符對應的管理與作業流程,提升效率與效能,發展與落實創新採購的方式。
2021 年 11 月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揭示對於全球碳淨零排放的宣示,帶動政府與產業發展部門對於環境永續的另一波重視。尤其藉此衍生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即 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蔚為潮流 ( 請參見圖 7),廣受社會各界的重視,企業及政府相關產業發展部門研擬因應 ESG 的發展策略,都是臺灣下一階段經濟成長無可迴避的挑戰。
ESG 在環境的意涵上,由於近年來氣候變遷,衝擊人類生存環境,開始受到各界的關注。同時,新冠肺炎後的環保、節能、綠色覺醒,以及維持一定的社交空間,成為眾所矚目的新潮流。在社會意涵上,隨著勞工意識的抬頭、供應鏈體系密切合作態勢的形成,重視員工的權益、強化和供應商共存共榮的利益、保障顧客的權益,以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影響公司競爭力的關鍵。
同時,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受到重視。公司管理資訊的透明化、董事會成員的組成、公司的正常運作、績效的良窳,以及性別平權,均將影響到公司的形象與經營效率。資服業為各級產業發展的重要輔助動力,我們應重視未來持續以下幾項的策略發展。
- 推動發展碳盤查系統、碳權交易( 綠電交易) 系統、節能省電系統等,協助企業加速減碳轉型,接軌國際。
- 推動公司治理數位化,補助企業投資數位治理系統發展,將數位成熟度納入公司治理評量項目,並輔導建立與推廣典範案例。
- 推動資服業ESG 能量登錄,加速供給與需求雙方媒合效益。
- 強化政府單位的橫向及縱向協調,將不同系統標準化及一致化。推動一站式服務平台 ( 育兒、看護、社會保險、觀光出入境等 )。
- 逐步提高全程數位服務無紙化之比例,如疫情爆發,為領取紙本居隔書,造成行政作業壓力,應提高無紙化服務,以增進服務效能。
因應疫情影響全球工作型態,以及未來遠距工作模式的普及,建議參考鄰國日本今年推動「數位社會形成基本法草案」之精神,以期建立一個「數位社會」,降低數位落差,採取「取消蓋章制度」及「增加電子簽章使用率」二條路線並行,來達到立法法益並實現零接觸,例如 2020 年 4 月,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經濟諮詢會議中,明確表示閣員必須推動「見面、紙張、印章」三項數位化。同年 9 月,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將行政改革與數位化作為其執政重點,首要指示即是為廢除日本公文遞送的印章文化,並從 10 月開始,將所有文件、行政手續數位化。日本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在 11 月 13 日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除需要加蓋「實印」(正式印章或登記印章)的 83 種手續外,將全面廢除行政手續所需的「認印」(未登記印章)蓋章制度,總計約 1 萬 5 千種行政手續。
- 推動數位身分認證、電子簽名認證及電子委託書認證,節省繁複的行政紙本文件線上快速完成政府及私人單位服務申請等。
- 透過獎勵或補助等誘因,擴大推動民間企業發展數位核定身分應用。
在疫情影響,數位經濟當道情況下,世界各地區都在積極布局可信賴、安全與韌性之數位關鍵基礎議題。如日本就計畫推動社會 5.0(Society 5.0)&Beyond 5G 等國家轉型戰略、歐盟則是展開數項資通訊計畫與新加坡推行智慧國家 2025 計畫等,對其境內企業數位轉型等進行資源挹注與提升競爭力 ( 請參見圖 8)。
數位發展是一條很長遠的路,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追求科技臺灣、經濟臺灣與人文臺灣的目標中,我們不能忘了這些偏鄉企業與民眾的數位基本權利。因此,如何協助我國中小微企業數位優化、積極導入數位工具及雲端服務,引入顧客服務體驗,提升偏鄉數位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與創生,是不可忽略的議題。
根據經濟部 2021 年中小企業處所提出的白皮書,統計臺灣中小企業家數共計 154萬 8,835 家,占全體企業 98.93% 以上,提供 931.1 萬個就業機會。然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資訊及資源匱乏等問題,尤其在地理環境相對較為不利的偏鄉中小企業。這些偏鄉產業多屬小型或微型企業,傳統的經營型態,高階人才多不願加入,長期缺乏數位應用經驗,企業本身數位應用能力亦不足。因此,持續地提升中小企業數位能力是須長期關注的工作重點。
- 善用青年返鄉衍生的數位能力提升紅利,以新數位城鄉生活應用為主軸,鼓勵在地青年和小微企業提出想像情境,並借力資服業者資源,形塑城鄉在數位化服務示範場域。
- 鼓勵資服業者與大企業及地方政府合作,結合地方創生及數位轉型推動政策,對偏鄉提供實質協助,共創地方特色發展。
- 政府應提供偏鄉數位應用機會,輔導及強化針對偏鄉地方特色為主軸的數位應用,提升偏鄉企業數位應用能力,帶動偏鄉整體數位發展。
- 提供適合中小企業之雲端數位學習平台及服務,透過雲端數位學習平台協助企業規劃學習內容與時程,提升企業競爭力。
資訊技術與服務應用趨勢朝向跨域跨國服務,對於跨國平台業者相關賦稅收取應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並且為提升資服產業及國家競爭力,政府應多採購國產軟體及服務,達到合理的資源分配。
- 對跨國平台業者應收取合理廣告收入相關稅賦,促進國內外廠商公平經營環境。
- 政府對國際大廠與國內自主產品及服務之採購比例應合理,以培植國內資訊服務廠商。
- 政府應協助提供公眾無障礙使用數位服務,加強輔導與推廣民間網站無障礙標章認證,強化各項移動裝置上 APP 無障礙認證,以建立無障礙社會環境,提供更全面無障礙數位服務。
- 鼓勵及補助新創投入無障礙科技與應用研發,透過新創團隊與使用者合作,從日常生活需求面研發,以資訊技術實現無障礙應用。
近二年來受疫情之影響,產業技術、供應鏈等產生了許多根本性的改變,遠距會議與合作的模式形成了新常態。民眾的生活、學習、消費行為大大的改變,線上購物與支付、零接觸經濟也成為民生產業重要的轉變。如何掌握後疫情時代的發展,積極活躍零接觸經濟時代,在零接觸生活與零接觸模式下各種體驗、導購 / 購買、服務與社交、辦公、娛樂等,資服業可扮演積極的角色。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 整合政府跨部門流程,以服務民眾為中心,提高數位服務效能。
- 透過公私協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機制,加速政府數位服務創新。
- 國營事業優先帶頭投入數位轉型及 ESG 行動落實。
臺灣有許多產業在世界上極具競爭力,包括電子電機產業,以及傳統產業中之機械、金屬製品、紡織成衣、製鞋等,都是全球前十大的產業,這些產業中的大企業近年也都開始進行數位轉型、迎接挑戰,但中小型企業資源有限,如何建立適合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衡量指標,盤點產業數位應用的能力,需政府及資服產業的協助。對此議題,建議如下。
- 擴大數位應用能力的盤點,建立中小微企業的數位化能力衡量標準或參考規範。
- 籌組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的顧問服務,結合專業的資服業及領域代表共同進行診斷建議,提供中小企業數位發展的諮詢服務。
- 建立指標性的示範場域。例如挑選至少一個具示範性的產業供應鏈,推廣中小微企業服務上雲端服務。
- 擴大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計畫服務能量,促進中小微企業採用雲端服務,目標使用比例達世界領先水準。
- 政府應鼓勵企業開放資料,並建構各產業應用資料集,促進企業間資料加值應用,發展數據次產業。
- 推動資料交換所之建立,規劃資料變現、有價化、交易化之轉換機制 ( 包含資料處理服務、資料交流、資料銷售等 )。
- 鼓勵新創產業投入區塊鏈技術,或企業導入以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轉型創新服務模式、服務平台以促進生態圈的形成。
- 政府應主動積極以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政府便民服務之推廣,同時透過新創之沙盒治理模式,由相關政府主管機關協助研擬及審核新的商業模式的適法性。
- 政府相關部門可透過補助、輔導或政策工具,超前部署元宇宙概念相關科技之投資與技術研發與管理研擬,如 NFT、VR 與 AR 軟體技術研發和相關規格制定,迎接未來新一波數位革命和數位轉型。
- 整合 5G 生態供應鏈,加速中小微企業 5G 創新應用服務落地,協助團隊業者發展多元 5G 創新應用服務。
- 普及店家導入數位支付工具,增進民眾數位支付便利性。
- 政府應補助數位轉型升級投資,並提供數位轉型投資抵減,以加速製造業、服務業等各類中小微企業的逐步數位轉型。
- 加速推動數位人才職能基準規範、專業培訓課程及能力鑑測機制。
- 培訓跨域人才、資訊安全、資料治理、全球運籌與創新的人才,獎勵學校與產業合作的人力資源培訓新技能。
- 鼓勵企業使用碳盤查了解企業內的碳成本,進而使用綠電交易系統及節能省電系統,以落實淨零碳排目標實現。
- 結合各產業領域知識,發展資訊服務解決方案,並組成資訊技術服務團,擴大協助各產業進行淨零碳排目標。
- 針對國內自主研發必要項目,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之強力資源,在五年內輔導至少 5 家具備全球服務能力的資安業者。
- 以國發基金結合大型 ICT 廠商,合作設立資安創投,由專業投資團隊執行投資國內資安廠商;國發基金應主動投資國內資安產業,每年至少新臺幣 10 億元。
- 增加政府採購資安服務與產品預算每年倍增,比照國防預算,達成新臺幣 300 億元規模。
如前所述,資安視為國家戰略產業,是蔡總統「資安即國安」國家戰略的下一步發展。過去幾年為了轉型數位國家,發展數位經濟,政府對資安的重視拉高到了國家安全的層次,從多項資安法規的完善到強化關鍵基礎設施資安防護,推動了多個產業的資安聯防架構。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 2021 年 6 月的調查顯示,亞太地區企業資安威脅與日俱增,且為了營運不受影響願意支付勒索軟體贖金比例增加,可見企業資安防護不足!因此,強化資安防護力道在發展數位經濟之國家戰略下,刻不容緩。
為積極推動我國資通安全政策及加速建構環境以保障我國資安防護,總統府業於民國 107 年 6 月 6 日公告《資通安全管理法》,此法係屬我國重要法律改革,讓政府落實國家資安防護策略的同時,也為我國資安產業帶來嶄新的營運商機。此法的適用對象為公務機關及特定非公務機關等,雖有政府相關單位帶頭適用之示範效用,但對影響國家經濟、金融、科技發展、電子商務、社會秩序相關之金融機構、上市櫃公司等卻無法律等級之約束力,使重視資安仍留於掛在嘴邊的說法,未形成公司重要必須遵守之制度,故建議應擴大適用對象。
知名研究機構 Fortinet 公布《2021 上半年全球資安威脅報告》(FortiGuard Labs Global Threat Landscape Report),報告顯示,2021 年上半年在全球範圍中針對個人、企業組織與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次數以及複雜程度皆顯著提升,正在進行混合辦公與學習模式的使用者仍是被攻擊的重點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勒索軟體攻擊事件大幅增加,與 2020 年同期相比,所偵測到的勒索軟體攻擊數量成長超過 10 倍,光是在 6 月,每周平均攻擊次數就高達近 15 萬次 ( 請參見圖 11)。
為因應日益增加的資安挑戰,政府與民間應建立一套完整且深入的資安防護與通報體系,這需要依賴各個不同成員之間的互信,更需要在軟硬體系統上的精進,結合國際聯盟組織,提升滲透檢測頻率與不斷延續的機制。
- 修訂資通安全管理法,擴大適用對象,優先將上市櫃公司納入。
- 建立完整資訊安全產業體系,並進行系統性的盤點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相關之關鍵資安技術,鼓勵業者組成聯盟發展核心技術。
- 鼓勵大企業與其供應鏈建立資安聯防機制,擴大產業定期資安健檢比例,並整合通報系統。
- 建置委外供應鏈溯源資料庫及登錄機制,政府委外客製開發軟體系統,應建立登錄機制,由得標廠商登錄分包團隊,使用軟體元件、系統模組、開源軟體等,自行宣告做為系統維謢及事件處理之依據。
- 落實安全設計(Security by Design),製造相關安全晶片、系統軟硬體、服務雲平台皆應自開發起即以安全設計為準,並須符合國際資安認證標準,與國際接軌。
- 訂定委外開發軟體安全檢測制度,依政府機關資訊系統分級與資安防護基準作業規定,依普、中、高分級,規範廠商驗測機制,並須建立長期且定期檢測制度。
- 檢測費用應額外編列預算支應。
- 獎勵大型 ICT 廠商進行併購資安新創,或投入資安研發。
- 鼓勵一般企業投資資安防護作為,並列入重大投資抵減至少 25%。
- 補助數位服務供應商,為提升服務資安保障,取得相關資安認證之費用,如 ISO 資安認證或資訊技術安全評估共同準則 (Common Criteria, CC) 等。
- 落實政府大型數位服務建置及補助案導入資安解決方案,並建立示範點。
- 擴大政府與民間企業資安情資雙向分享交流。
- 擴大安全軟體開發培訓及檢測宣導,辦理 SSDLC( 安全軟體系統開發生命週期 ) 等課程及開發人員認證。
- 擴大國發基金挹注有潛力數位服務企業,扶植穩健成長,媒合相關投資基金與機構。
- 明確定義數位服務產業範疇,輔導並鼓勵數位服務業者強化體質,申請國內股票市場上市或上櫃,使資訊服務業上市櫃家數及市值倍增。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111 年 8 月最新統計,國內上市櫃公司家數共 1,765家、總市值約 51 兆 3,290 億 5 仟萬元,資訊服務業上市櫃家數共 39 家、總市值約 1,374 億 6 仟萬元,資訊服務業上市櫃佔國內上市櫃公司家數及市值各僅為 2.21%及 0.27%,期倍增。
- 由政府帶領正視資訊服務價值,重視數位經濟發展、實踐數位轉型,推動運用雲端服務,使採購國內數位服務佔數位產業 ( 含硬體 ) 的金額比重倍增,至少達 50%。
- 鏈結國際組織推廣,設置臺灣數位服務精品線上展示專區,協助推廣強化及輔導與南向國家對接合作。
- 持續支持民間參與國際資訊業相關組織,如 WITSA 或 ASOCIO 會員,並爭取辦理其年度大會,如 WCIT( 世界資訊科技大會 ) 、ASOCIO (Digital Summit) 等國際活動。
- 爭取大型各項國際賽事、會議或活動在臺舉辦,結合國內資服業者共同參與,展現臺灣智慧城鄉及數位服務創新應用成果,提高國內廠商曝光機會,擴展國際商機。
- 構建服務聯盟如SI 公司連結新創或資服整合AI、資安等,形成 1+N 完整的服務鏈。
- 政府應補助數位服務業者,將產品及服務以容器化技術進行雲端化,強化業者雲端服務競爭力。
- 獎勵輔導數位服務業者國際化服務能量。
- 數位建設應視為國家基礎建設之一環,宜於經濟建設的總預算中擴大數位建設,並占有一定比例。
- 持續擘劃及推動大型政府數位基礎建設,落實政府數位轉型,強化對民眾數位服務,同時培植國內數位服務業者實力與累積經驗,強化臺灣數位服務國際競爭力。